![“疫情”下科技创新发展趋势——产学研深度融合 “疫情”下科技创新发展趋势——产学研深度融合]()
“SCI导向已经把有些科研人员搞得主次不分了,论文只是针对疫情某些问题的医学或医疗过程的总结,在病毒起源不确定,疫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情况下,就抢先发论文的专家至少是缺乏科学精神。”
——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李志民
本次的疫情直击中国科技评价体系的软肋——科研评价中存在的论文“SCI至上”现象,已严重影响我国科技发展。教育部、科技部印发《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》,要求规范SCI论文相关指标应用,树立正确的论文评价导向。
![“疫情”下科技创新发展趋势——产学研深度融合 “疫情”下科技创新发展趋势——产学研深度融合]()
《若干意见》中指出
“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、贡献和影响”
“注重评估在成果转化、支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绩效”
“注重评估科技创新基地支撑服务国家重大需求、
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效果”…
种种条例皆指向——产学研深度融合
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是
顺应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的有力举措
![“疫情”下科技创新发展趋势——产学研深度融合 “疫情”下科技创新发展趋势——产学研深度融合]()
深耕产学研合作领域
是北大方正科技园独特的产业特色
作为“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”的北大方正科技园,致力于打造以北京大学为核心的世界一流产学研创新基地。园区多年来积极链接国内外大学、科研机构、孵化载体和创业群体,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,建设“深圳核心-湾区研发-全国交互-全球交互”的产业影响格局。
![“疫情”下科技创新发展趋势——产学研深度融合 “疫情”下科技创新发展趋势——产学研深度融合]()
![“疫情”下科技创新发展趋势——产学研深度融合 “疫情”下科技创新发展趋势——产学研深度融合]()
![“疫情”下科技创新发展趋势——产学研深度融合 “疫情”下科技创新发展趋势——产学研深度融合]()
本次疫情给中国高校科研团队敲响“警钟”,北大方正科技园将顺应科技创新发展趋势,持续深耕“产学研”产业定位,遵循市场规律,优化创新资源配置,推动创新要素集聚,帮助国内外高校团队和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!